运营商商用案例

广州珠江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珠江数码:871828)成立于1993年,是经广州市委、市政府授权,专门负责建设、维护、运营和管理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网络的主要运营机构。

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珠江数码现已建成了覆盖广州各区的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互为延伸、互为补充的双向广电宽带信息网络,为广州市内企事业单位和市民提供有线数字电视、互联网接入(品牌“珠江宽频”)、高清互动电视(品牌“CandyTime”、“甜果时光”)、4K智能电视(品牌“CandyTV甜果电视”)以及信息内容集成等多样化、跨平台的多媒体信息服务。珠江数码现有有线电视覆盖用户约260万户,宽带接入用户约40万户,高清互动电视用户约40万户,4K智能电视用户约30万户。


珠江数码早期的网络架构为:

前端信源:利用传统CMTS设备,采用DOCSIS静态组播方式发送直播节目,接入网的Switch/OLT设备按需将组播IP流下发至CM终端。

接入网:小型CMTS设备(CMC)承载上网交互的相关数据业务,以实现高带宽的业务需求。

用户终端:普遍采用双Tuner的DOCSIS 2.0的CM设备,一个Tuner解调组播IP节目,供IP-STB播出节目;一个Tuner解调CMC的DOCSIS信号,供网络设备使用以太网业务。

如下图所示:

原有方案虽然将DVB节目进行了IP化,但只是将直播节目与数据业务的平台并未融合,并未真正实现在 “同一IP平台” 内传输组播和单播数据,所以未能完全发挥出IP化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,在高带宽业务面前,系统能力捉襟见肘,继续扩容方案。

针对传统平台的不足,前端的静态组播向DOCSIS动态组播方案转型升级,应用小型CMTS设备实现分布式CCAP方案后,珠江数码实现了4K直播IP化,200M宽带入户,所有业务共用同一IP数据网平台。


珠江数码扩容后的网络架构为:

前端信源:利用IPTV前端系统,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直播节目到各接入网节点的Switch/OLT设备。

接入网:接入网的Switch/OLT设备按需将组播IP流下发至RMD(Remote MAC+PHY Device ,新型分布式CMTS)或ONU终端。

小型CMTS设备(RMD)同时承载组播IP数据,上网交互的IP数据业务,具备更多下行信道,可更充分利用频谱资源。

用户终端:采用标准的DOCSIS 3.0 双网口CM,一个端口供IP-STB播出节目;一个端口供供网络设备使用以太网业务,可顺利开展200MB上网业务和4K直播、4K点播业务。

同时兼容标准的DOCSIS 2.0 CM使用,开展<50M的宽带业务。

电视业务终端采用通用型IP-STB,可以沿用之前方案的IP-STB,无需强制升级。